郑州市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宣讲会成功举办
来源:本站  时间:2025-10-23 16:11:37  

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融合,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10月22日上午,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举办郑州市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宣讲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委金融办、各开发区和区县(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区、郑州市技术市场协会、19家驻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以及80余家优质企业代表共计130余人,共商知识产权金融发展新路径。

2E9A8143.JPG

跨越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会议指出,近年来郑州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成效显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从2020年的1.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64亿元,累计惠及科技型企业近300家,惠及企业数全省第一。参与的金融机构从8家扩展到17家,累计服务企业融资突破30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困境。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证券化奖补政策及《郑州市市级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陆续出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近五年来,全市累计74家企业及服务机构获得了省级奖补支持。

融资产品多元发展。全国首支知识产权信托产品“创意壹号”已为26家企业提供信托贷款5550万元。郑州市高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金额1.7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跟进投资7.32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家银行推出知识产权专属信贷产品,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推进河南省首单市场化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取得实质性进展,标志着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迈向新阶段。

服务模式智慧转型。联合“郑好融”平台上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专区,集成政策解读、融资申请、价值评估与智能匹配等多项功能,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全面升级。

环节丰富:政策、产品、经验三维联动

宣讲会设置政策解读、产品推介与实践分享三大环节,全方位呈现郑州市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生态:

以政策为引领。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对郑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最新奖补政策进行系统解读,清晰阐明了政策支持方向与“含金量”,鼓励广大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以及有需求的科技型企业用好政策红利,实现共赢发展。

以产品为桥梁。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推介“知惠贷”等特色金融产品;“郑好融”平台演示线上服务专区智能匹配功能;郑州天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展示了知识产权证券化推进路径,推动融资模式从“点对点”向“集成式”“市场化”升级。

以经验为借鉴。企业代表——中机新材料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的获得者,也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受益者,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成功案例,为与会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实践范本。

凝聚合力: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提质扩面增量

市市场监管局三级高级主办苏阳和市委金融办金融风险防控二处处长陈晓惠分别对全市系统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驻郑金融机构协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

会议指出,当前郑州市正在全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明确将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各驻郑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制机制,争取专项信贷资源和配套政策,积极开发完善适配企业需求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产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丰富评估工具,同时用好风险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多方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涵盖评估、担保、融资、交易、处置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会议强调,知识产权金融是打通创新、资本和产业链条的重要纽带,全市各级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把知识产权金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重点关注中小微科技企业需求,确保融资“白名单”精准推送、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广大科技型企业要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把核心技术转化为高价值专利、高知名度商标,为对接金融支持筑牢基础,共同构建“政府引导、机构发力、多元协同、企业受益”的良好格局,让知识产权“金融活水”更好灌溉“创新沃土”,助力广大科技型企业走出一条“创新—融资—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