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力争新增经营主体10万户以上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25-02-18 17:10:53  

今年力争新增经营主体10万户以上、实现有效商标注册量超78万件、推进食品抽检5万批次……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亮出2024年工作成绩单,谋定2025年市场监管新目标。

去年有效商标注册量达75.9万件

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坚定不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内生动力持续激发。牵头推进餐饮店开办、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3个“一件事”全部上线运行。强化政银企对接,服务企业依托“认证e贷”贷款3.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38亿元。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新增“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300余家。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36.7万户,全市实有经营主体210万户,民营经济占比超97.3%,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质量强市势头强劲。我市在全省质量考核中连续多年获得A级等次,全市规模以上及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聘任率在80%以上。全市批准发布地方标准54项,累计24家企业48个产品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知识产权活力迸发。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2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47万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75.9万件,同比增长8.4%。盘点高校、科研院所存量专利2.46万件。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8家,累计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57个,专利转化近5000件。

市场监管有力有效。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涵盖48个领域27个部门。开展民生领域价格监督检查,为企业减负700多万元;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撤销生产企业3C证书7张,查办案件112起。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查办案件29起。

底线安全不断夯实。稳步推进全市172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完成规范化建设。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检4.8万批次。推进药品电子追溯,实现药品经营环节全覆盖,医疗机构覆盖95%以上。累计对老旧电梯开展安全评估5700台,推动实现全市燃气压力管道定期检验率100%。

今年推动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年力争新增经营主体10万户以上。 

坚持深化改革,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稳步扩大市场监管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清理市场准入壁垒,实现“非禁即入”;积极探索“放权赋能”、优化外商企业服务流程,打造具有首创性、特色化的制度创新案例。到2025年底,力争新增经营主体10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占比稳定在97%以上,推动全市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坚持扩大内需,服务企业融资。将豫质贷、认证贷等信贷产品与“郑好融”平台进行嵌入耦合;加强重点消费领域标准研制10个以上,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制定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相关标准,提升国际化消费维权服务能力;强化涉企收费治理,推动降费减负政策落实落细。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推动解决“个转企”难点问题。

坚持发展质量,规上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启动郑州市第十届市长质量奖评审;加强“美豫名品”培育;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2025年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覆盖,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覆盖率达80%以上;加快布局5个省级质检中心、14个示范项目建设,服务带动我市检验检测机构集群发展。

坚持新质创新,有效商标注册量超78万件。按照目标,2025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5万件;2025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到8亿元;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坚持系统集成,信用规则关联应用率90%以上。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监管工作与信用分级分类的深度融合;探索实施柔性监管模式,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施“沙盒监管”,实现“无事不扰”,探索开展触发式监管,确保“有因必查”;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涉及底线安全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严格执法;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放心消费和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等维权网络建设。

坚持守牢安全底线,推进食品抽检5万批次。扎实推进食品抽检5万批次“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强化对全市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严管严控;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以及隐患排查系列活动;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