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4月25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企业,并在郑州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专区。通过“政策增信+数据赋能”的双轮驱动,加速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实现“知产”到“资产”的转变,让创新“落地生金”。
“白名单”提质扩容 助力科创企业加速发展
本次发布的第二批“白名单”共纳入企业269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入选企业均在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中国专利奖、河南省专利奖获奖企业中严格筛选产生,是我市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自2023年首批146家“白名单”企业发布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银企对接、数据共享等机制,助力“白名单”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88亿元。新一批“白名单”企业将同步推送给银行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享,进一步提升融资匹配度与精准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数字平台赋能 打造“全链条”线上服务专区
借助智慧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郑州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专区。该专区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集成政策解读、需求征集、价值评估、智能匹配、融资产品库等模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平台已上线8家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金融产品,标志着我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金融赋能实体 创新发展引擎激发蓬勃动能
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金融更是为其成长发展引入资金“活水”,通过金融创新赋能,帮助企业激发出蓬勃动能。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三年行动,融资额从2020年的1.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64亿元,累计惠及科技型企业200余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也从2021年的8家发展到2024年的17家,覆盖了银行业、信托业及融资担保业。这一举措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高效转化,加速了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型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郑州市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突破11件,有力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金融生态圈加速构建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随着第二批“白名单”发布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专区落地,郑州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圈加速形成。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优化“白名单”机制,动态调整名单企业,确保更多优质企业能够获得融资支持;不断创新金融模式,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和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争创全省知识产权金融实验区,构建从知识产权创造、质押融资、成果转化到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体系,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